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鲜水河断裂热水焓–质关系对隧道工程热害的指示
文献摘要:
川藏铁路雅安至康定段穿过鲜水河断裂带,该断裂带不仅构造发育,且水热活动强烈,隧道穿越断裂带面临复杂多变的水热灾害问题.为准确预测热害问题,需要对水热循环过程、运移通道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由于水热系统的复杂性,尚无法将目前对该断裂带内热储特征、热水运移模式的研究成果较好地应用于隧道工程热害预测中.本文对该水热系统的水岩平衡、硅–焓特征、氯–焓特征等多种焓–质关系进行综合分析,推断水热体系的多级热储特征,分析热储间的关联并推算热储温度,建立榆林宫至道孚段热水运移与冷却过程的概念模型.考虑非平衡及冷水混合因素,采用阳离子温标及硅–焓关系推算,得出榆林宫、二道桥、中谷热水的直接热储温度比较接近,为228~242℃,八美与道孚则明显偏低;氯–焓关系显示二道桥、中谷热水升流分离位置浅于八美、道孚热水,且二道桥热水体系的混合程度最高.分析认为:榆林宫至道孚段水热体系以榆林宫为中心,热水经过绝热冷却、热传导及混合的复合过程,沿北西方向不同深度的通道运移、冷却,在榆林宫至道孚形成多个热害类型和程度不同的隧道工程热害危险区.隧道从不同部位穿越鲜水河断裂带时,涉及的水热活动特征不同,遭遇的热害类型、危险程度存在差异.选择二道桥与中谷之间的区域Ⅲ作为铁路穿越鲜水河断裂带的位置具有合理性,但需要避开冷热水混合的含水岩层,施工时要注意配合疏排大量热水.
文献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带;焓—质关系;热水运移;川藏铁路;隧道热害
作者姓名:
利满霖;徐正宣;漆继红;许模;易磊;李潇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利满霖;徐正宣;漆继红;许模;易磊;李潇-.鲜水河断裂热水焓–质关系对隧道工程热害的指示)[J].工程科学与技术,2022(04):
A类:
B类:
隧道工程,川藏铁路,雅安,康定,穿过,鲜水河断裂带,水热活动,隧道穿越,准确预测,热循环,循环过程,运移通道,通道特征,热系统,内热,热储特征,热水运移,运移模式,水岩平衡,断水,热体,推算,热储温度,榆林,道孚,冷却过程,概念模型,非平衡,冷水,阳离子,温标,二道桥,中谷,离位,水体系,水经,绝热,热传导,北西,方向不同,不同深度,危险区,不同部位,活动特征,危险程度,避开,冷热水,岩层,工时,隧道热害
AB值:
0.2936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