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绿鳍马面鲀幼鱼游泳运动及能量代谢的初步研究
文献摘要:
研究鱼类的游泳运动对于指导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试验通过自制游泳装置来研究在不同体质量(10、15、20和25 g)和不同温度(12、16、20、24和28℃)下幼鱼的游泳能力及行为,并探讨在0.12、0.24、0.36和0.48 m/s流速下的幼鱼随时长的代谢情况.结果显示:4个规格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UC)分别为0.42±0.03、0.47±0.01、0.53±0.03和0.62±0.01m/s,爆发游泳速度(UB)分别为0.53±0.06、0.56±0.02、0.60±0.02和0.72±0.01 m/s.幼鱼UC和UB随体质量增加游泳能力显著提高.5个温度组下25 g幼鱼的UC和UB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后下降趋势,24℃时UC和UB达到最大值且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随着流速的增加尾鳍、背鳍和臀鳍的摆动频率不断加快,摆尾频率的4个流速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背鳍和臀鳍的摆动频率高于尾鳍,0.24~0.48 m/s组的背鳍和臀鳍相邻之间差异不显著.有流速的趋流率明显高于静水组,各流速组无显著差别.幼鱼长时间处于0.36 m/s和0.48 m/s流速下时,会加剧体内糖原和血糖的消耗并出现无氧代谢过程.研究表明绿鳍马面鲀幼鱼具有较强的游泳能力,养殖中要控制瞬间水流不要超过其UB也不能长期处于其UC,从代谢方面来看乳酸的积累会对鱼体内造成伤害,因此在养殖过程幼鱼不宜长期处于高于0.36 m/s的流速环境中,当然要参考水温和鱼规格来对水流速进行调整.
文献关键词:
绿鳍马面鲀;游泳行为;游泳能力;能量代谢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党保成;陈四清;李雪梅;孙宇潇;李凤辉;葛建龙;孙以康;李美帅;常青;边力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山东青岛 26607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6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党保成;陈四清;李雪梅;孙宇潇;李凤辉;葛建龙;孙以康;李美帅;常青;边力-.绿鳍马面鲀幼鱼游泳运动及能量代谢的初步研究)[J].渔业现代化,2022(06):57-66
A类:
趋流率
B类:
绿鳍马面鲀,幼鱼,游泳运动,能量代谢,鱼类,泳装,游泳能力,临界游泳速度,UC,01m,爆发游泳速度,UB,体质量增加,加尾,尾鳍,背鳍,臀鳍,摆动频率,摆尾,于静水,糖原,无氧,氧代谢,代谢过程,鱼具,瞬间,不要,代谢方,鱼体,水温,游泳行为
AB值:
0.3232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