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肥胖及其变化对中国华北新发NAFLD成年男性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肥胖及短期肥胖变化对新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成年患者心血管疾病(CVDs)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以2006—2013年开滦队列研究中首次诊断为NAFLD且无既往CVDs史的成年男性(18~59岁)为研究对象,采用Kaplan?Meier法分别基于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WC)描述肥胖及其短期(1~4年)不同变化状态组的CVDs发病率;采用竞争风险Cox模型比较肥胖及其不同短期变化状态组发生CVDs的风险差异.结果 共纳入观察者8591人,经过中位9.41年的随访,共发生CVDs 349例.按基线腰围划分的非肥胖组和肥胖组10年CVDs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3%和4.3%(log?rank检验,P<0.05),但校正了死亡的竞争风险以及其他协变量后,发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于BMI定义的肥胖CVDs发病率结果相似.进一步分析短期体质量变化发现,基于BMI定义的持续非肥胖组、增重组、减重组与持续肥胖组的8年CVDs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8%、3.6%、4.2%和3.3%(log?rank检验,P>0.05);在校正多因素的竞争风险模型中,与持续非肥胖组相比,增重组CVDs发病风险增高了57%(HR:1.57;95%CI:1.03~2.38;P<0.05),进一步校正基线BMI后结论不变(HR:1.56;95%CI:1.02~2.37;P<0.05).结论 成年男性NAFLD患者短期BMI或WC增加会增高CVDs发生风险,科学合理控制体质量对早期NAFL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十分重要.
文献关键词:
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心血管疾病;队列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诗琪;蓝彦琦;吴寿岭;王晓墨;陈朔华;汪国栋;王丽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北京100005;开滦总医院 心内科, 河北 唐山0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诗琪;蓝彦琦;吴寿岭;王晓墨;陈朔华;汪国栋;王丽-.肥胖及其变化对中国华北新发NAFLD成年男性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2(05):788-794
A类:
B类:
国华,北新,NAFLD,成年男性,心血管疾病,疾病发病,发病风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成年患者,CVDs,开滦,队列研究,Kaplan,Meier,体质量指数,腰围,WC,Cox,模型比较,观察者,非肥胖,累积发病率,log,rank,协变量,质量变化,变化发现,增重,减重,竞争风险模型,发生风险,合理控制,疾病预防
AB值:
0.2232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