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磁性三维氮掺杂碳纳米材料对6种双酚类化合物的吸附性能及其在泡腾分散微萃取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采用简单高温煅烧法成功制备了磁性钴镍基氮掺杂三维碳纳米管与石墨烯复合材料(CoNi@NGC),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水体中6种双酚类化合物(BPs)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研究.将CoNi@NGC复合纳米材料用作萃取介质,运用酸碱泡腾片的CO2强力分散作用,开发了泡腾反应强化的分散固相微萃取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快速定量饮料中痕量BPs.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氮气吸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磁滞回线等技术手段对材料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该吸附剂成功实现氮元素的掺杂,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09.42 m2/g)、丰富的孔径及较强的磁性(17.98 emu/g).吸附剂投加量、pH、温度、时间等因子优化试验表明:当pH=7,在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的BPs混合溶液中投加5 mg CoNi@NGC,298 K反应5 min,对双酚M(BPM)、双酚A(BPA)的吸附率分别高达99.01%和98.21%.作用90 min时对双酚Z(BPZ)、BPA、BPM的吸附率近100%.在吸附过程中,BPs与CoNi@NGC之间的整个吸附过程主要受氢键、静电作用和π?π共轭作用共同控制.整个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自发进行.进一步将CoNi@NGC作为萃取介质制备成磁性泡腾片,利用泡腾分散微萃取技术高效富集和提取6种盒装饮料中的BPs,优化了影响富集效果的泡腾片的存在与否、洗脱剂种类、洗脱时间、洗脱体积等关键因子,在最佳萃取条件下(pH=7,投加5 mg CoNi@NGC,2 mL丙酮洗脱6 min),结合HPLC?FLD,新开发的泡腾分散微萃取方法提供的检出限为0.06~0.20μg/L,定量限为0.20~0.66μ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44%~4.76%和1.69%~5.36%,在实际样品中不同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82.4%~103.7%,在桃汁中检测到BPA和双酚B(BPB)分别为2.09μg/L和1.37μg/L.再生试验表明该吸附材料至少可以重复使用5次以上,显著降低了分析的试验成本.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萃取速度快、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常规食品污染监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文献关键词:
磁性碳复合材料;泡腾分散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双酚类;吸附剂;吸附机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婷婷;王琪;叶翰章;孔佳;李宇浩;顾婧婧;丁永立;张占恩;王学东
作者机构: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215009;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 苏州215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婷婷;王琪;叶翰章;孔佳;李宇浩;顾婧婧;丁永立;张占恩;王学东-.磁性三维氮掺杂碳纳米材料对6种双酚类化合物的吸附性能及其在泡腾分散微萃取中的应用)[J].色谱,2022(12):1049-1063
A类:
BPZ,食品污染监测,磁性碳复合材料,泡腾分散固相微萃取
B类:
氮掺杂碳,碳纳米材料,双酚类化合物,吸附性能,高温煅烧法,镍基,三维碳,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CoNi,NGC,吸附剂,BPs,复合纳米材料,酸碱,泡腾片,反应强化,前处理方法,荧光检测,HPLC,FLD,饮料,痕量,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氮气,气吸,吸脱附,光电子能谱,磁滞回线,料形,形貌结构,氮元素,比表面积,emu,投加量,因子优化试验,初始质量浓度,混合溶液,中投,BPM,BPA,吸附率,氢键,静电作用,共轭,共同控制,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准二级动力学,动力学方程,萃取技术,高效富集,种盒,盒装,洗脱剂,关键因子,萃取条件,丙酮,检出限,定量限,日间精密度,不同水平,加标回收率,桃汁,BPB,再生试验,吸附材料,重复使用,其他方法,灵敏度高,吸附机理
AB值:
0.32424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