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斑块型银屑病骨密度减低的关联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文献摘要:
背景 银屑病患者较正常人群发生骨密度减低、骨折等骨病的风险更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早期精准识别低骨密度和骨折高危人群,对于银屑病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分析斑块型银屑病骨密度减低的关联因素,并构建斑块型银屑病骨密度减低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皮肤科收治的80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和同时期就诊的年龄、性别相近的60例非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发生骨密度减低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最后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斑块型银屑病组80例,男5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29±15.78)岁;非银屑病组60例,男4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0.82±17.39)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斑块型银屑病组的腰椎和髋关节骨密度显著低于非银屑病组[(-1.27±1.11)g/cm2 vs(-0.72±1.40)g/cm2;(-0.92±0.82)g/cm2 vs(-0.62±0.81)g/cm2,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与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低骨密度发生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0;95%CI:1.004~1.078)、PASI评分(OR=1.111;95%CI:1.004~1.229)、BMI(OR=0.808;95%CI:0.697~0.938)与斑块型银屑病骨密度减低独立关联.根据各变量的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通过绘制ROC曲线,计算出AUC值为0.772(95%CI:0.667~0.877),当预测模型的最佳临界值取0.697时,该模型具有预测价值,敏感度为62.7%,特异性为82.8%.结论 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腰椎及髋关节骨密度水平较对照人群显著降低.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的预测模型对于预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是否发生骨密度减低具有一定的敏感度和较高的特异性,可根据该模型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骨密度减低、骨质疏松甚至骨折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斑块型银屑病;骨密度减低;骨折;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作者姓名:
赵振凯;王睿;王宥霖;于翀立;汤自洁;晏亮;董美含;李承新
作者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皮肤科,北京 100853
引用格式:
[1]赵振凯;王睿;王宥霖;于翀立;汤自洁;晏亮;董美含;李承新-.斑块型银屑病骨密度减低的关联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2(11):1128-1132
A类:
B类:
斑块型银屑病,骨密度减低,关联因素,预测模型构建,较正,正常人,群发,骨病,经济负担,精准识别,高危人群,风险预测模型,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中心,心皮,皮肤科,logisti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预测效能,平均年龄,年龄差异,腰椎,髋关节,体质量指数,body,mass,psoriasis,area,severity,PASI,回归系数,最佳临界值,预测价值,照人,骨质疏松
AB值:
0.1479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