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适应性训练对学龄期患儿眼科术后黑暗恐惧的改善效果
文献摘要:
背景 患儿眼科术后多需包扎单眼或双眼,导致其因处于黑暗中而内心产生恐惧心理.学龄期手术患儿(6~12岁)的黑暗恐惧反应较其他年龄段患儿更严重.目前对患儿术后的黑暗恐惧缺乏科学的干预方法 .目的 研究适应性训练对学龄期患儿眼科术后黑暗恐惧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于我中心眼科住院行眼外肌手术的学龄期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适应性训练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适应性训练组在术前1 d指导患儿进行黑暗环境感受、3 m往返游戏、术后场景模拟训练.两组均给予全麻术后护理常规、吸氧6 h和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观察两组患儿术后5 min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用镇静-躁动评分量表(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进行评估],以及两组术后10 min、20 min心率.结果 共选取106例患儿.对照组53例,男性26例,女性27例,年龄7~12(9.16±2.12)岁;适应性训练组53例,男性24例,女性29例,年龄6~11(8.91±2.14)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心率及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83.01%,适应性训练组躁动发生率为28.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0 min心率[(101.6±10.8)/min vs(92.8±10.3)/min]、20 min心率[(95.5±9.4)/min vs(83.3±9.3)/min]高于适应性训练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适应性训练能明显缓解学龄期患儿眼科术后黑暗恐惧,效果明显,患儿易于接受.
文献关键词:
适应性训练;黑暗恐惧;学龄期患儿;眼科术后;镇静-躁动评分量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鹿微;郭桂贤;李牧丹;冯慧萍;王丽强
作者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眼科医学部眼眶病外科,北京 10003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鹿微;郭桂贤;李牧丹;冯慧萍;王丽强-.适应性训练对学龄期患儿眼科术后黑暗恐惧的改善效果)[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2(10):1075-1078
A类:
黑暗恐惧
B类:
适应性训练,学龄期患儿,眼科术后,包扎,单眼,双眼,暗中,生恐,恐惧心理,干预方法,心眼,眼外肌,学龄期儿童,训练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往返,后场,场景模拟训练,全麻术后,术后护理,吸氧,心电监护,生命体征,镇静,躁动评分,评分量表,sedation,agitation,scale,SAS,共选,躁动发生率
AB值:
0.2057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