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节段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减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术后邻近节段再骨折的发生.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行PKP术治疗的438例单节段OVCF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PKP术后是否发生邻近节段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32例)和非骨折组(257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胸腰段比例、骨密度、骨水泥注入量、椎体高度恢复率、骨水泥渗漏情况、随访期间外伤情况及再骨折时骨密度,对这些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其与邻近节段再骨折的相关性.结果 289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并纳入本研究,术后随访12~24(13.5±0.9)个月.至末次随访,术后共32例患者新发生邻近椎体骨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邻近节段再骨折与再骨折时骨密度和随访期间外伤情况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再骨折时骨密度(OR=0.225)是术后邻近节段再骨折的影响因素(P<0.01);随访期间轻微外伤(OR=5.254)可能是导致再骨折发生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P<0.01).结论 PKP术后邻近节段再骨折的发生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的进展和随访期间的再次外伤.因此术后早期腰围保护和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及避免外伤必不可少.
文献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再骨折;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安忠诚;陈晨;董黎强;吴连国;朱宇尘;魏浩
作者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浙江杭州310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安忠诚;陈晨;董黎强;吴连国;朱宇尘;魏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节段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22(04):591-593,712
A类:
B类: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邻近节段,危险因素分析,PKP,邻近椎体再骨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和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浙江中医药大学,骨科,单节段,体重指数,胸腰,腰段,骨密度,注入量,椎体高度恢复率,骨水泥渗漏,外伤,伤情,logistic,患者随访,资料完整,术后随访,邻近椎体骨折,外部影响因素,术后早期,腰围,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
AB值:
0.1827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