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低空急流对贺兰山东麓两次暴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文献摘要: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宁夏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FY-2E卫星资料,通过天气学诊断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发生在贺兰山东麓的2018年7月18—19日和2017年6月4—5日两次伴随低空急流的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7·18"过程是在500 hPa"东高西低"的环流背景下高空槽和偏南急流共同作用产生的局地短时暴雨,而"6·04"过程则是稳定大槽和东南急流影响下形成的大范围持续性降水过程.(2)低空急流对两次暴雨过程的影响存在差异可能是急流分布形态不同所致,"7·18"过程暴雨发生前的低空偏南急流主要起到输送水汽的作用,当急流加强与贺兰山山体相互作用后诱发暴雨,且偏南急流偏转为西南急流,低空急流转向后与暴雨相互促进使降水加强;而"6·04"暴雨过程中宁夏北部地区一直处在中尺度低涡东南侧和东南急流左侧的有利动力条件下.(3)数值敏感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减弱低空急流后,两次暴雨过程的降水强度均减弱,减小的区域分别位于贺兰山山区和宁夏平原中部地区,其中低空急流中的南风分量对降水的强度有重要影响.(4)诊断分析结果显示,低空急流对"7·18"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加强迎风坡垂直运动的动力作用,对"6·04"过程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急流左侧的动力辐合抬升作用,急流强度减弱对"7·18"过程水汽输送的影响较"6·04"过程更大.
文献关键词:
贺兰山;低空急流;数值模拟;诊断分析;暴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曹怡清;隆霄;李超;王思懿;赵建华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曹怡清;隆霄;李超;王思懿;赵建华-.低空急流对贺兰山东麓两次暴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干旱区研究,2022(06):1739-1752
A类:
B类:
低空急流,贺兰山东麓,雨影,数值模拟研究,NCEP,再分析资料,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FY,2E,卫星资料,过天,天气学,暴雨过程,hPa,东高西,环流背景,高空槽,偏南,局地,短时暴雨,持续性降水,降水过程,分布形态,生前,山山,山体,偏转,西南急流,中宁,北部地区,中尺度低涡,东南侧,动力条件,敏感性试验,降水强度,宁夏平原,中部地区,中低空,南风,诊断分析,迎风坡,垂直运动,动力作用,辐合,抬升,水汽输送
AB值:
0.3272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