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纳入2014年1月—2020年12月于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62例,将其分为出血组(n=264)和未出血组(n=198).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年龄、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高血压史、脑白质疏松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AUC为0.786,特异度为81.82%,敏感度为62.36%.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出血风险0.306~0.990区间实施决策干预可获得临床净效益,并经验证后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AUC=0.743,95%CI:0.699~0.788)和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χ2=11.559,P=0.172).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佳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可重复性较强.
文献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出血;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列线图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洁;谢小华;连万成;杨梅;邓丽萍;潘璐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 深圳二院临床学院,广东 深圳 518035;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深圳 51803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洁;谢小华;连万成;杨梅;邓丽萍;潘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护理学报,2022(05):10-14
A类:
B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构建与验证,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三级甲等医院,二分类,相关危险因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溶栓时间,脑白质疏松,决策曲线分析,出血风险,净效益,区分度,校准度,Hosmer,Lemeshow,研究构建,列线图模型,较佳,预测效能,临床应用价值,可重复性
AB值:
0.1742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