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烟草叶斑病病原菌Epicoccum latusicollum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文献摘要:
叶斑类病害是危害大田期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大多由真菌侵染所致,病害易暴发流行,对烟草的品质及产量造成重大影响.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广西'K326'烟叶具有典型病斑的叶片上分离、纯化获得菌株,通过致病性测定结合形态学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培养基、温度、pH、碳源、氮源、光照,致死温度处理以及10种常用化学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该叶斑病的典型病症为:初期烟叶产生灰白色小圆斑,病害加重圆斑逐渐扩散成不规则状,病斑中心形成穿孔,颜色为灰白色,边缘棕褐色,伴随褪绿的黄色晕圈.通过分离纯化获得2个菌株,分别命名为HZFC36和HZZS76.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2个菌株均可在叶片无伤条件下导致健康'K326'烟叶部产生病斑.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位点(LSU、ITS、RPB2和TUB2)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将引起广西烟草叶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Epicoccum latusicollum.该病原菌在CM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6,最佳碳源、氮源为蔗糖和牛肉浸粉,全光照条件更利于病原菌的生长,致死温度为47℃,水浴10 min.室内药剂初步筛选结果显示,50%啶酰菌胺和25%吡唑醚菌酯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平均EC50值分别为4.752×10-2、4.989×10-2 mg/L.本研究结果为E.latusicollum引起烟草叶斑病的田间防控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文献关键词:
叶斑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杀菌剂筛选
作者姓名:
安宣鲜;桑维钧;卢燕回;孔菲;王五权;李昊熙;杨江敏;彭丽娟;杨茂发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烟草学院/贵州省烟草品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25;中国烟草总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司科技处,广西南宁 5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安宣鲜;桑维钧;卢燕回;孔菲;王五权;李昊熙;杨江敏;彭丽娟;杨茂发-.烟草叶斑病病原菌Epicoccum latusicollum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J].热带作物学报,2022(12):2534-2544
A类:
latusicollum,HZFC36,HZZS76
B类:
烟草,草叶,叶斑病病原菌,Epicoccum,生物学特性,室内药剂筛选,大田,主要病害,侵染,暴发流行,重大影响,组织分离,分离法,K326,烟叶,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分子生物学,菌丝生长速率法,碳源,氮源,致死温度,温度处理,化学药剂,病症,灰白色,重圆,心形,穿孔,褐色,色晕,分离纯化,测定结果,无伤,生病,多基因,基因位点,LSU,ITS,RPB2,TUB2,系统发育,进化分析,病原菌鉴定,CMA,上生,蔗糖,和牛肉,全光照,光照条件,水浴,初步筛选,啶酰菌胺,吡唑醚菌酯,抑制效果,EC50,田间,杀菌剂筛选
AB值:
0.3500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