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动态地球磁层的时空剖分编码
文献摘要:
动态地球磁层时空剖分模型借鉴了广泛应用于地学大数据的地球格网模型思想,实现了面向地球磁层的动态、非规则化物理空间的多层级剖分,且剖分格网形变稳定,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地球磁层时空特性的形式化.在此基础上,对剖分得到的时空格网进行编码表达,以便于计算机存储和处理,这是构建地球磁层大规模观测数据统一管理基础时空框架的另一个关键问题.由于地球磁层特殊的时空特性,经典、单一思路的地学编码方案较难完整地反映格网间的时空关系,因此难以支持格网间的基础时空关系计算.本文融合了整数坐标编码与Morton曲线编码的基本思路,实现了对漂移壳剖分格网的高效编码方案设计,完成了动态地球磁层的时空框架构建,从而为地磁数据的高效组织和处理奠定了基础.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编码方案编码效率较高,且可以支持高效的相邻关系计算,为动态地球磁层多源、多层级、异构的大规模观测数据的组织与计算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文献关键词:
动态地球磁层;漂移壳;动态时空剖分;时空编码方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慈枫;胡晓彦;邹自明;李云龙;白曦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 北京 10019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慈枫;胡晓彦;邹自明;李云龙;白曦-.动态地球磁层的时空剖分编码)[J].空间科学学报,2022(05):891-900
A类:
动态地球磁层,漂移壳,动态时空剖分,时空编码方案
B类:
分编,地学大数据,格网模型,模型思想,规则化,物理空间,多层级,分格,时空特性,形式化,分得,空格,编码表,建地,观测数据,数据统一,统一管理,管理基础,时空框架,整地,网间,时空关系,整数,Morton,基本思路,框架构建,地磁数据,高效组织,编码效率,相邻关系,异构的
AB值:
0.2587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