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IMF Bz周期震荡期间日间热层扰动风的经度差异分析
文献摘要:
基于磁层-电离层-热层耦合模型(Coupled Magnetosphere-Ionosphere-Thermosphere Model,CMIT),本文探究了当行星际磁场Bz分量(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IMF) 60 min周期震荡时,白天热层扰动风的经度差异特征.由于地磁构型、热层温度与电离层电子密度的综合影响,南向行进式大气扰动(Travelling Atmospheric Disturbances,TADs)从北半球高纬向低纬传播时终止于大约20°MLat (Magnetic latitude)纬度带.而南半球的热层大气扰动呈现出与北半球截然不同的形态:西南半球的TADs连续向低纬传播,无相位突变;东南半球的TADs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相位突变,即波沿传播路径的波相位出现剧烈变化,形成了TADs与瞬时扰动风的组合结构.该相位突变主要受控于TADs与瞬时响应风之间的相互作用,此时与电子密度密切相关的离子拖曳力强于压力梯度力,其中离子拖曳力驱动的加速度大约是-4 cm·s-2,压强梯度力引起的加速度大约是3 cm·S-2.当IMF Bz周期震荡时,由于电离层穿透电场的影响,离子拖曳力呈现出明显的经度差异.
文献关键词:
热层扰动风;经度响应差异;IMF Bz周期震荡
作者姓名:
张科灯;王慧;王文斌;刘晶;高洁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武汉430072;美国大气研究中心高山天文台,博尔德80307;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山东威海2642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科灯;王慧;王文斌;刘晶;高洁-.IMF Bz周期震荡期间日间热层扰动风的经度差异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2(03):843-852
A类:
热层扰动风,Magnetosphere,Thermosphere,CMIT,Interplanetary,MLat,离子拖曳力,经度响应差异
B类:
IMF,Bz,震荡,日间,磁层,耦合模型,Coupled,Ionosphere,Model,行星,星际,magnetic,field,白天,差异特征,地磁,电离层电子密度,综合影响,南向,大气扰动,Travelling,Atmospheric,Disturbances,TADs,北半球,高纬,纬向,止于,Magnetic,latitude,纬度,南半球,截然不同,无相,传播过程,传播路径,组合结构,受控,压力梯度,梯度力,力驱动
AB值:
0.2731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