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地震-风耦合作用下钢框架-自复位支撑筒结构性能研究
文献摘要:
基于自回归模型分别模拟重现期为1年、10年和50年下不同高度处的风荷载时程,并与不同峰值加速度的地震动记录进行组合,对一布置预压碟簧自复位耗能(PS-SCED)支撑的50层钢框架-自复位支撑筒结构在地震-风耦合作用下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风耦合作用下,风荷载强度的增大对结构层间位移角的增大效果并不显著,结构层间位移角主要由地震动强度控制;风荷载强度越大,结构层间变形集中程度越小;地震动强度越小,风荷载对结构基底剪力影响越显著;地震动强度越大,地震-风耦合作用下结构各层加速度放大系数与地震单独作用下的结果差异越显著;PS-SCED支撑在地震-风耦合作用下能充分发挥耗能能力,有效保护主体结构,其良好的自复位特性能有效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
文献关键词:
地震-风耦合作用;自复位支撑;高层钢结构;残余变形;耗能能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龙河;刘媛媛;谢行思
作者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龙河;刘媛媛;谢行思-.地震-风耦合作用下钢框架-自复位支撑筒结构性能研究)[J].工程力学,2022(11):186-195
A类:
B类:
耦合作用,钢框架,自复位支撑,结构性能,自回归模型,重现期,不同高度,风荷载,时程,峰值加速度,地震动记录,预压,压碟,碟簧,PS,SCED,结构层,层间位移角,地震动强度,中程,基底剪力,加速度放大系数,耗能能力,保护主体,主体结构,复位特性,小结,残余变形,高层钢结构
AB值:
0.3001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