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参藿五味颗粒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制备参藿五味颗粒(醋五味子、红参、炙淫羊藿),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 以颗粒成型性和溶化性为评价指标,优化制备工艺.TLC法定性鉴别五味子、红参、炙淫羊藿,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结果 辅料为糊精、75%乙醇,最佳制备工艺为主药与糊精比例1:4.TLC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分别在10.02~120.24、4.95~59.40、6.50~78.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3%、100.75%、100.23%,RSD分别为0.86%、1.09%、1.36%.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参藿五味颗粒的质量控制.
文献关键词:
参藿五味颗粒;制备工艺;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TLC;HPLC
作者姓名:
刘明;张美玉;吴泳锡;王一竹;孙玥琦;刘智;郑飞;越皓
作者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 吉林 长春13011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明;张美玉;吴泳锡;王一竹;孙玥琦;刘智;郑飞;越皓-.参藿五味颗粒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J].中成药,2022(07):2107-2114
A类:
参藿五味颗粒
B类:
质量标准研究,红参,淫羊藿,成型性,溶化性,优化制备,TLC,法定性,定性鉴别,HPLC,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辅料,糊精,最佳制备工艺,斑点,无干扰,内线,RSD,专属性
AB值:
0.2521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