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5-羟色胺与缝隙连接蛋白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五羟色胺(5-HT)、缝隙连接蛋白40(Cx40)和43(Cx43)在慢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所致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SPF级BALB/c小鼠40只,8周龄,体重25~29 g.实验一: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两组:对照组(O组,n=8)和慢性缺氧模型组(H组,n=32).所有小鼠正常饮食,O组在正常环境喂养4周,H组予低氧舱(每天吸入10%氧气10 h)喂养4周后,监测MA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随后处死小鼠,取心肺组织称量并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实验二:O组和H组于显微操作下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远端肺小动脉血管,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鉴定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H组分离得PAEC和PASMC进一步分为三组:缺氧+si-Cx40组(H40组)、缺氧+si-Cx43组(H43组)和缺氧+无义siRNA组(HN组),H40组和H43组PAEC和PASMC分别接受Cx40基因和Cx43基因的特异性siRNA脂质体siPORTNeoFX转染,HN组接受无义siRNA转染.所有细胞在10%氧气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采用qPCR检测Cx40和Cx43 mRNA表达量,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EET和5-HT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SM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平滑肌蛋白-22α(SM22α)和2r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r)含量.结果 实验一:H组MAP、mPA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均明显高于O组(P<0.05).实验二:与HN组比较,H40组PAEC和PASMC中Cx40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H43组PAEC和PASMC中Cx43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H43组和H40组PAEC中EET浓度明显升高(P<0.05),PASMC中EET和5-HT浓度、α-SMA和SM22α含量明显降低(P<0.05),PASMC中BMP2r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H40组比较,H43组PAEC中EET浓度明显升高(P<0.05),PASMC中EET和5-HT浓度、α-SMA和SM22α含量明显降低(P<0.05),PASMC中BMP2r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PAEC感受缺氧信号,合成分泌增加的EET、5-HT通过Cx40和Cx43转移至PASMC中,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收缩蛋白α-SMA、SM22α的表达.通过阻断缝隙连接之间EET、5-HT的转运,有助于减轻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动脉高压.
文献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缝隙连接蛋白;环氧二十碳三烯酸;5-羟色胺;慢性缺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宋新婷;尹宁
作者机构:
2111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麻醉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新婷;尹宁-.环氧二十碳三烯酸、5-羟色胺与缝隙连接蛋白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2(07):739-744
A类: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siPORTNeoFX,BMP2r
B类: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缝隙连接蛋白,慢性缺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EET,五羟色胺,HT,Cx40,Cx43,SPF,BALB,周龄,正常饮食,喂养,低氧,氧舱,吸入,MAP,肺动脉压,mPAP,处死,取心,心肺,肺组织,称量,右心室肥厚,显微操作,胶原酶消化法,远端,肺小动脉,动脉血,荧光免疫,免疫组化法,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i,H40,H43,无义,siRNA,HN,脂质体,转染,组接,氧气条件,传代培养,qPCR,MTT,实验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法,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肌蛋白,SM22,骨形态发生蛋白,合成分泌,移至,细胞的增殖,收缩蛋白
AB值:
0.2164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