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小儿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CT和MRI误诊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并总结小儿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ERT)的CT及MRI表现,并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病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0例ERT患儿(12个病灶)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3例3个病灶同时行MRI平扫、增强及DWI检查.结果:10例患儿中,病灶位于左颈部1例(1个病灶),左肾1例(1个病灶),右肾1例(1个病灶),纵隔2例(2个病灶),腹膜后3例(4个病灶),左前臂及肝左叶1例(2个病灶),盆腔1例(1个病灶).病灶呈梭形1个,分叶状3个,类圆形8个.瘤体均较大,最大径线为34~149mm,平均(72.58±31.74)mm.CT平扫主要表现为以实性为主的不均质囊实性肿块,边界不清;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7个呈渐进性强化,1个呈花瓣样强化.MRI显示为不均匀T1WI低信号影,T2WI高信号影,实性部分弥散受限.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12个病灶中4个瘤内见钙化、2个瘤内出血、4个瘤周积液、2个邻近骨质破坏、3个向椎管内延伸、3例有局部或远处侵犯、转移.因病灶多发于脊柱旁,恶性程度高,易破坏邻近骨质及向椎管内延伸,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升高等,10例(12个病灶)中6例(7个病灶)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另1例(1个病灶)位于左颈部脊柱旁,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或横纹肌肉瘤;1例(1个病灶)位于右肾,误诊为肾母细胞瘤,1例(2个病灶)位于左前臂及肝左叶,未定性.结论:小儿ERT的CT和MRI表现多样,且与小儿其他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许多相似性,容易误诊,但有一定的特征,全面了解ERT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有助于准确诊断.
文献关键词:
恶性横纹肌样瘤;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误诊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守军;干芸根;杨春兰;曹娟;刘龙平;刘根;徐华;罗娜;侯明君
作者机构:
深圳市儿童医院放射科;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深圳市儿童医院病理科;深圳市儿童医院统计室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守军;干芸根;杨春兰;曹娟;刘龙平;刘根;徐华;罗娜;侯明君-.小儿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CT和MRI误诊分析)[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2(02):177-182
A类:
非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横纹肌样瘤,149mm
B类:
小儿,误诊分析,ERT,诊病,诊断正确率,我院,病例资料,平扫,增强检查,时行,DWI,右肾,纵隔,腹膜后,左前,前臂,盆腔,叶状,瘤体,最大径线,囊实性,肿块,渐进性,花瓣,T1WI,低信号,T2WI,弥散,增强扫描,钙化,瘤内出血,瘤周,积液,骨质破坏,椎管内,远处,因病,发于,脊柱,恶性程度,血清神经元,神经元烯醇化酶,神经源性肿瘤,横纹肌肉瘤,肾母细胞瘤,未定,影像学表现,误诊原因,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AB值:
0.2812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