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MRI及CT表现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MRI、CT对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IMT的病例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其MRI、CT检查图像,讨论并总结肝脏IMT的影像学表现及特点,尤其是病灶的强化特点.结果 15例患者,其典型的病理学表现为以浆细胞为主导的炎性细胞浸润及梭形细胞增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抗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阳性,提示上述梭形细胞为肌成纤维细胞.所有患者行MRI、CT检查,共发现31处病灶(其中4例多发).所有病灶均位于肝脏边缘或包膜下.病灶形态多不规则,基本显示为结节或肿块状(12例),少数呈斑片状并合并胆管扩张(3例).CT平扫大部分为低密度影,少数为等密度影;MRI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15例),信号强度可均匀亦可不均匀,边界不清,病灶中心可见显著的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例),提示为中心坏死区,部分病灶周边可见显著的T1WI低信号、T2W1"壳状"高信号(3例).增强扫描动脉期通常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根据门静脉期、延迟期病灶强化方式,表现无明显强化(3例)、周边环形强化(3例)、中心强化(3例)、分隔状强化(2例)、整体强化(4例);门静脉期病变内部有门静脉分支穿过(5例);强化特点为渐进性强化或持续强化及延迟强化(15例).结论 病灶位于肝脏边缘或包膜下,强化方式具有一定特征性,尤其是病灶边缘显著的延迟期强化,门静脉期病变内部有门静脉分支穿过,对于肝脏IM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文献关键词: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作者姓名:
杨倩;张水霞;聂婷婷;刘玉林
作者机构:
430079武汉,湖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倩;张水霞;聂婷婷;刘玉林-.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MRI及CT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2(12):2241-2245
A类: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B类:
肝炎性,IMT,诊断价值,病例资料,影像学检查,影像学表现,浆细胞,炎性细胞浸润,梭形细胞,细胞增生,免疫组织化学,化学分析,平滑肌肌动蛋白,体阳,肌成纤维细胞,包膜,病灶形态,肿块,块状,并合,胆管扩张,平扫,T1WI,低信号,T2WI,信号强度,可不,死区,T2W1,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强化方式,分隔,穿过,渐进性,延迟强化,特征性,诊断及鉴别诊断,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线计算
AB值:
0.2736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