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肌电相同的喉内外肌乙酰胆碱及组织结构的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肌电相同的喉内肌与喉外肌的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受体(nAChR)、Na+-K+-ATP酶的浓度,运动终板(M EP)分布,以及肌纤维类型的相似性,为精准选择相应喉外肌支配的神经进行神经或神经肌蒂移植治疗声带麻痹提供参考.方法 10只健康成年犬,取环杓侧肌及与其肌电相同的下颌舌骨肌、甲状舌骨肌,环杓后肌及与其肌电相同的颏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应用ELISA法测量各肌肉中Ach、AChR、Na+-K+-ATP酶浓度;用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观察各肌肉中运动终板的数量;用ATP酶染色比较各肌纤维中慢肌纤维(MHC-Ⅰ)和快肌纤维(M HC-Ⅱ)个数及横截面积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nAChR、M HC-Ⅰ、M HC-ⅡmRNA的表达.结果 ①下颌舌骨肌Ach浓度低于环杓侧肌(P<0.05),甲状舌骨肌与环杓侧肌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下颌舌骨肌Na+-K+-ATP酶浓度高于环杓侧肌(P<0.05),甲状舌骨肌与环杓侧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甲状肌Ach浓度低于环杓后肌(P<0.05),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甲状肌Na+-K+-ATP酶浓度高于环杓后肌(P<0.05),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舌骨肌、甲状舌骨肌与环杓侧肌之间及胸骨甲状肌、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nAChR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下颌舌骨肌和甲状舌骨肌的运动终板数量与环杓侧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甲状肌和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下颌舌骨肌和甲状舌骨肌的MHC-Ⅱ/MHC-Ⅰ个数比与环杓侧肌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为P>0.05),下颌舌骨肌和甲状舌骨肌的M HC-Ⅱ/M HC-Ⅰ横截面积比与环杓侧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颏舌骨肌的M HC-Ⅱ/M HC-Ⅰ个数比和横截面积比与环杓后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胸骨甲状肌的M HC-Ⅱ/M HC-Ⅰ个数比与环杓后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横截面积比与环杓后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下颌舌骨肌、甲状舌骨肌与环杓侧肌之间、胸骨甲状肌、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之间nAChR的mRNA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MHC-Ⅰ的mRNA表达量:下颌舌骨肌低于环杓侧肌(P<0.05),甲状舌骨肌与环杓侧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颏舌骨肌高于环杓后肌(P<0.05),胸骨甲状肌与环杓后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C-Ⅱ的mRNA表达量:下颌舌骨肌与环杓侧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舌骨肌高于环杓侧肌(P<0.05),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骨甲状肌高于环杓后肌(P<0.05).结论 甲状舌骨肌与环杓侧肌在乙酰胆碱及组织结构方面有可替代性;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肌纤维类型有一定差异,但M HC-Ⅰ与M HC-Ⅱ可相互转化,颏舌骨肌与环杓后肌也有可替代性.
文献关键词:
喉肌;神经递质;运动终板;肌纤维类型;声带麻痹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明婧;徐志文;徐诚
作者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南宁 530021;柳州市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明婧;徐志文;徐诚-.肌电相同的喉内外肌乙酰胆碱及组织结构的比较)[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22(05):528-532
A类:
运动终板,乙酰胆碱酯酶染色
B类:
肌电,Ach,乙酰胆碱受体,nAChR,Na+,K+,ATP,EP,肌纤维类型,肌蒂,移植治疗,声带麻痹,取环,下颌,舌骨,胸骨,色比,慢肌纤维,MHC,快肌纤维,横截面积,面积比,统计意义,统计学差异,可替代性,相互转化,喉肌,神经递质
AB值:
0.14556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