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数字化技术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21年5月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患者45例.试验组27例,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14~76岁,中位年龄47岁,采用数字化外科(术前虚拟设计、3D打印、导板引导下手术)辅助手术;对照组18例,男性9例,女性9例,年龄21~69岁,中位年龄39岁,采用传统方法(依靠术者经验切除下颌骨、牙弓夹板指导腓骨瓣塑形)完成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咬合关系、最大开口度、面部外形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华盛顿大学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髁突位置偏移、下颌角点位置偏移、下颌角角度变化及下颌角宽度变化等.结果 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前后最大张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前最大张口度小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面部VAS分级优48.1%,良21.9%,无差,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华盛顿质量生活问卷得分(1061±136)分,对照组(755±142)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髁突位置偏移,小于对照组;试验组中位下颌角位置偏移,小于对照组1;试验组中位下颌角角度偏差小于对照组;试验组中位下颌角宽度偏差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传统手术,数字化技术辅助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不仅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改善张口度,避免咬合紊乱,恢复面部外形,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更有助于提高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文献关键词:
腓骨;下颌骨重建术;导板;数字化技术;评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新华;吴婷婷;章文博;侯伟;马雪芳;柳新华;彭歆
作者机构: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030600;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新华;吴婷婷;章文博;侯伟;马雪芳;柳新华;彭歆-.数字化技术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2(04):303-308
A类:
B类:
数字化技术,腓骨肌皮瓣,皮瓣修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回顾分析,数字化外科,虚拟设计,导板,下手,辅助手术,术者,牙弓夹板,骨瓣,塑形,组手,手术时间,出血量,咬合关系,最大开口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华盛顿大学,大学生活,质量调查,髁突位置,位置偏移,下颌角点,手术前后,大张口,角度偏差,传统手术,技术辅助,短手,高下,骨缺损修复,精确性,下颌骨重建术
AB值:
0.2065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