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河床底部沙火山特征、演化及其研究意义
文献摘要:
沉积后尚未固结的砂体在外部动力的干扰下容易发生液化,形成沙火山、液化砂岩脉等沉积构造,地震是触发液化的最常见动力.在河床现代沉积中发现大量的沙火山构造,其产生过程虽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条件却在盆地特殊构造部位可以满足,分析其特征、演化及动力可以为震积岩及其他成因软沉积变形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规模及对应特征的沙火山处于演化的不同阶段,规模较小、火山口较小、无溢流通道、火山口涌出水流浑浊的沙火山处于生长阶段,水体变清、溢流通道产生是沙火山进入消亡阶段的标志;沙火山产生之后,逐步具备体积规模增大、涌出水流变清、溢流通道产生、沙火山口增大、沙火山改造后再沉积等特征;提出地震、断层活动时,当母岩单元与地表压力存在压力差、足够突破上覆岩层薄弱带的条件下,便可以形成沙火山构造,而低压力差形成的沙火山存在可能更具有普遍性.
文献关键词:
现代沉积;砂体液化;沙火山;演化阶段;动力条件
作者姓名:
冯阵东;李令喜;吴伟;王光绪;王运所;于静
作者机构: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 454003;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项目管理部,河南濮阳 450001;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 454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阵东;李令喜;吴伟;王光绪;王运所;于静-.河床底部沙火山特征、演化及其研究意义)[J].沉积学报,2022(02):465-472
A类:
沙火山,砂体液化
B类:
河床,床底,研究意义,固结,外部动力,成沙,砂岩,岩脉,沉积构造,现代沉积,火山构造,人为活动影响,形成条件,特殊构造,软沉积变形,不同规模,规模较,火山口,溢流,涌出,浑浊,生长阶段,变清,消亡,山产,断层活动,母岩,压力差,上覆岩层,演化阶段,动力条件
AB值:
0.2971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