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松南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天然裂缝特征及形成机理
文献摘要:
研究火山岩储层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对进一步开展裂缝空间分布预测及指导火山岩气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松辽盆地南部营城组火山岩储层为例,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地震及分析测试等资料,对储层天然裂缝的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并在裂缝分期配套的基础上,对裂缝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松南营城组储层发育原生裂缝和次生裂缝两大类型,原生裂缝主要包括冷凝收缩缝和炸裂缝,次生裂缝为火山岩及其原生裂缝系统受后期构造运动、溶蚀、风化等作用改造而形成的各类裂缝.构造裂缝的走向有多组,且以高角度缝和直立缝为主,其发育特征和发育程度主要受断层和火山岩相控制.构造裂缝的形成具体包括5期,其中主要为3期,分别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期、晚白垩世明水期及古近纪和新近纪以来.结论认为,构造裂缝普遍规模大、发育程度高、有效性好,构成了营城组储层中最主要的渗流通道,对气藏渗流和开发特征影响最大.
文献关键词:
天然裂缝;形成机理;火山岩储层;松辽盆地;营城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向原;王丹;游瑜春;郭艳东;任宪军;韩娇艳;尚墨翰
作者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中国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 长春 13006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向原;王丹;游瑜春;郭艳东;任宪军;韩娇艳;尚墨翰-.松南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天然裂缝特征及形成机理)[J].地质科学,2022(03):720-732
A类:
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B类:
南营,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天然裂缝,裂缝特征,裂缝发育,空间分布预测,导火,火山岩气藏,气藏开发,松辽盆地南部,岩心,薄片,测井,分析测试,主控因素,次生裂缝,两大类,冷凝,收缩缝,炸裂,裂缝系统,构造运动,溶蚀,风化,构造裂缝,高角,直立,发育程度,火山岩相,相控,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明水,水期,古近纪,新近纪,渗流通道,开发特征
AB值:
0.3301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