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林语堂科幻小说的中国形象阐释论
文献摘要:
在"对外讲中"的跨文化传播与文学写作策略的驱动下,林语堂海外时期用英语创作的科幻小说《奇岛》,因书写语言、目标读者等方面的非中国属性而具备异国属性、跨文化属性.通过小说中以劳思为代表的海外混血华裔形象,以孔子、庄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哲学思想,以及《桃花源记》文学原型等三重中国形象的梳理,指出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具有自塑性与他塑性的双重属性.自塑形象表现为中国形象的正面性,是科技主流话语语境中对中国诗性智慧的重新确证,反映出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深层认同;他塑形象则凸显为对中国形象的混杂化处理与隐匿化处理,反映出林语堂高超跨文化叙事能力.林语堂科幻小说的中国形象阐释,是自我与他者视域融合的形象学呈现.
文献关键词:
林语堂;自塑形象;他塑形象;科幻小说;比较文学形象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玉杰
作者机构: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玉杰-.林语堂科幻小说的中国形象阐释论)[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88-94
A类:
自塑形象,他塑形象
B类:
林语堂,科幻小说,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文学写作,写作策略,目标读者,异国,文化属性,劳思,混血,华裔,孔子,庄子思想,中国哲学,哲学思想,桃花源记,双重属性,正面性,主流话语,话语语境,诗性智慧,确证,隐匿,高超,跨文化叙事,叙事能力,自我与他者,视域融合,比较文学形象学
AB值:
0.3203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