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空间与认同:道路研究视域下的"新疆交通遗存"
文献摘要:
国家主导的道路开辟,以"车同轨"承载着国家意志,发挥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是国家治理地方的重要策略.道路空间的建构,也是国家统一和文化认同建构的过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所见军事戍堡、军事遗址、驿站、烽燧及烽火台等,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同类交通遗存中,数量最多,分布最为密集,是祖国疆域交通网络中最具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意义的经脉.站在"国家在场"的视域内,梳理新疆现存的交通考古遗存,勾勒新疆历史上道路网络的空间布局及时代变迁,印证的是历代王朝对新疆进行的有效管理.而不同时期的道路开辟,在王朝主导的主流价值观的形塑下,对沿途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文化交流、人口流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形成了"思慕汉家"的文化认同意识,促进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与发展.新疆古代道路网络的空间建构,以物证的形式,再现了祖国统一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铸牢的历史过程.
文献关键词:
道路研究;新疆交通遗存;行政管理;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海芳;刘学堂
作者机构:
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12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海芳;刘学堂-.空间与认同:道路研究视域下的"新疆交通遗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39-48
A类:
新疆交通遗存
B类:
道路研究,研究视域,国家主导,车同轨,国家意志,道路空间,国家统一,认同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所,所见,遗址,驿站,烽燧,烽火台,各省市,疆域,交通网络,经脉,国家在场,通考,考古遗存,勾勒,上道,道路网络,时代变迁,代王,王朝,有效管理,主流价值观,形塑,沿途,生产生活方式,人口流动,思慕,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形成与发展,空间建构,物证,祖国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历史过程,行政管理
AB值:
0.4493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