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周易正义》文本建构考论
文献摘要:
《周易正义》文本的最终形态是遵照《周易正义序》、经由众家之手逐渐建构而成.《正义》先为长编、后作删补的编次痕迹在语义断裂、缀文窜乱及重复疏释的行文结构中有迹可循.在《序》文中,孔颖达拟定了该书的纂修旨要,"考案其事,必以仲尼为宗;义理可诠,先以辅嗣为本"是其核心."八论"又以"十翼"之传和传《易》之人重塑了孔子《易》教的原理框架与传承谱系,为《正义》奠定了理论依据.然而,"宗孔"所恃之孔传在解经原理上各不相同,无法对经、传、注皆形成有效统摄.王弼《易》注困于"宗孔"为先的经教理念与疏文拆解的形式桎梏,只得沦为格式化的串讲.《正义》又在未明王注原理的情况下曲解其文,遂致疏文释义不明.后人对《周易正义》"空言诠句"的观感,并非由王弼注文引起,而是源自《正义》本身困于"宗孔""尊王"的纂修宗旨,终未完成统一异义的刊定之责.
文献关键词:
《周易正义》;纂修;旨要;宗孔;尊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冰清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冰清-.《周易正义》文本建构考论)[J].周易研究,2022(06):62-69
A类:
王弼注
B类:
周易,文本建构,考论,遵照,众家,先为,长编,删补,编次,痕迹,缀文,行文结构,有迹可循,孔颖达,拟定,该书,纂修,旨要,其事,仲尼,先以,之人,孔子,宗孔,各不相同,统摄,困于,教理,拆解,解的形式,桎梏,只得,沦为,格式化,串讲,明王,曲解,释义,空言,观感,注文,尊王,未完成,异义
AB值:
0.5729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