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东晋时期佛教中国化的传播路径
文献摘要:
东晋时期,众多高僧曾往来于建康与会稽,隐居在剡东名山,潜心于义学研究与佛教文化传播,对佛教中国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浙江剡东(今新昌地区)的佛教文化增添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一
考诸史籍,东晋高僧多自北方输入,前后来建康者有三个批次.第一批次主要来自洛阳,永嘉之乱后不少高僧避乱南渡,渡江高僧中既有西域、天竺沙门,如帛尸梨蜜多罗、康僧渊,也有不少士族精英家庭出身的高僧,如竺法深、支道林等.第二批次多来自襄阳,道安因北方战乱南下襄阳,行至新野分张徒众,其门下僧众南下沿着长江流域分布,上游有到川蜀弘法者,中下游有栖止荆州和江右的,还有一些来江南传法,如竺法汰.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华;传实
作者机构:
南京佛教文化研究院(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新昌大佛寺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华;传实-.东晋时期佛教中国化的传播路径)[J].中国宗教,2022(06):62-63
A类:
于建康
B类:
东晋时期,佛教中国化,传播路径,高僧,往来于,与会,会稽,隐居,名山,潜心于,义学,佛教文化,中国化进程,新昌,历史积淀,诸史,史籍,第一批,洛阳,永嘉,避乱,南渡,渡江,西域,天竺,沙门,多罗,士族,家庭出身,道林,第二批,襄阳,道安,战乱,南下,行至,新野,分张,徒众,门下,僧众,长江流域,川蜀,弘法,法者,中下游,栖止,荆州,江右
AB值:
0.5809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