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刘蕺山的佛教因缘与儒佛之辨
文献摘要:
晚明大儒刘蕺山一如其他宋明儒者,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在蕺山先生的著述语言中,有许多佛教概念及典故的使用;他经常出游绍兴云门六寺并写下了许多诗歌,其中有不少诗句流露出对于山寺清幽生活的认可及留恋;对于三教九流曾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表达,因而与僧人以及浸染佛禅者交谊深厚.不过刘蕺山在本质上是正统儒者,他在根本上对于佛教持批评态度.刘蕺山从心性论、工夫论、生死观三个维度对于儒佛进行了分释,指出佛教不及儒家之处.刘蕺山的儒佛之辨有其特色,但亦具有局限性,未能认识到佛教思想文化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文献关键词:
刘蕺山;佛教因缘;儒佛之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前林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前林-.论刘蕺山的佛教因缘与儒佛之辨)[J].世界宗教文化,2022(02):120-127
A类:
佛教因缘,儒佛之辨
B类:
刘蕺山,晚明,明大,大儒,一如,如其,宋明,儒者,不解之缘,著述,述语,言中,多佛,典故,出游,绍兴,云门,写下,诗句,流露出,山寺,清幽,留恋,三教九流,相悖,僧人,浸染,佛禅,交谊,正统,批评态度,心性论,工夫论,生死观,佛教思想,思想文化,理论价值
AB值:
0.4396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