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尿液代谢组学研究碘克沙醇损伤肾小管功能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使用碘克沙醇行冠脉造影后肾小管功能出现损伤患者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代谢特征,分析碘克沙醇导致肾小管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 选择使用碘克沙醇冠脉造影后24 h内肾小管功能正常和肾小管功能出现损伤的患者各50例,分为正常组(n=50)和损伤组(n=50),收集其造影24 h内的晨尿尿液样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DA)对尿液样品进行代谢分析;利用 Metlin、HMDB、KEGG、MetaboAnalyst数据库考察碘克沙醇损伤肾小管功能的代谢特征.结果 鉴定出与碘克沙醇损伤肾小管功能相关的差异代谢物25种[变量权重值(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ion,VIP)>1],其中有3种代谢差异代谢物的含量显著下降(VIP>1,P<0.05),分别为L-苯丙氨酸、L-酪氨酸、L-色氨酸.25种差异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通路有9条,主要为氨基酸代谢,其中Impact>0.10,P<0.05的目标代谢通路有2条,分别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通路及苯丙氨酸代谢通路.结论 使用碘克沙醇行冠脉造影后肾小管功能出现损伤患者的尿液代谢主要表现为氨基酸代谢紊乱,尿液中L-酪氨酸、L-苯丙氨酸、L-色氨酸含量显著下降可提示肾小管功能出现损伤.碘克沙醇相关早期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通路,苯丙氨酸代谢通路来损伤肾小管,进而影响其功能.
                文献关键词:
                    碘克沙醇;肾小管功能;尿液;代谢组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程丽颖;霍帅;张翥
                    
                作者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1600;华中阜外医院肾内科,郑州45146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程丽颖;霍帅;张翥-.基于尿液代谢组学研究碘克沙醇损伤肾小管功能的作用机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2(22):2967-2974
                    
                A类:
                Metlin
                B类:
                    尿液代谢组学,组学研究,碘克沙醇,伤肾,肾小管功能,冠脉造影,影后,伤患,内源性代谢物,代谢特征,肾小管损伤,潜在机制,晨尿,尿液样本,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partial,least,squares,OPLS,DA,尿液样品,HMDB,MetaboAnalyst,差异代谢物,权重值,variable,important,projection,VIP,代谢差异,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种差,代谢通路,氨基酸代谢,Impact,生物合成通路,代谢紊乱,酸含量,早期肾损伤
                AB值:
                    0.2468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