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佛手蒸制前后对大鼠燥性指标及血液代谢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佛手蒸制前后对大鼠燥性相关指标和血液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佛手组(2.4 g/kg)、制佛手组(2.4 g/kg)、枳壳组(阳性对照,1.2 g/kg),每组6只.连续给药5周,动态观察大鼠体质量、摄食量、饮水量、尿液量,检测大鼠血清中肾水通道蛋白3(AQP3)含量.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鼠血清样本进行代谢轮廓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方法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将筛选后的差异代谢物映射到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分析.结果 各组大鼠体质量均平缓上升;制佛手组大鼠的摄食量、饮水量均具有高于生佛手组和枳壳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第21天,与枳壳组比较,制佛手组大鼠尿液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AQP3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均接近空白组.代谢组学研究发现,生佛手主要影响机体的脂代谢,制佛手主要影响机体的氨基酸代谢;生佛手组和制佛手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涉及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等通路.结论 制佛手可能通过影响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通路缓和生佛手的燥性,血清AQP3含量可作为评价佛手炮制前后燥性变化的指标;生佛手和制佛手对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脂质代谢方面.
文献关键词:
佛手;蒸制;燥性;差异代谢物;代谢组学
作者姓名:
聶沁馨;张秋霞;汪金玉;伍沛君;贺亚丽;林鸿彬
作者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州 510006;广州实验室药物与疫苗研究部,广州 510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聶沁馨;张秋霞;汪金玉;伍沛君;贺亚丽;林鸿彬-.佛手蒸制前后对大鼠燥性指标及血液代谢的影响)[J].中国药房,2022(23):2926-2930,2935
A类:
B类:
佛手,蒸制,燥性,血液代谢,生佛,枳壳,阳性对照,连续给药,动态观察,摄食量,饮水量,液量,大鼠血清,水通道蛋白,AQP3,联用技术,血清样本,代谢轮廓,轮廓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差异代谢物,射到,通路分析,均平,大鼠尿液,代谢组学,组学研究,脂代谢,氨基酸代谢,蛋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牛磺酸代谢,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缓和,炮制前后,内源性代谢物,脂质代谢,代谢方
AB值:
0.2705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