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移人性情"与"移情"——现象学视域下的儒家教化观
文献摘要:
儒家教化"移人性情"观与西方现象学中的"移情"(共通感知)理论颇有相通之处,具体包括:二者均强调对主体精神的超越性,教化接受主体的认知本质表现为异己感与同感并存;二者都具有重要的人格构造作用,儒家教化"移人性情"有去欲复性和移情去恶两种不同的人格建构方式;儒家教化移情向道观体现了认知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的共通感;儒家诗教作为审美性的移情手段,更为充分地体现了感知对象的被给予性与直觉性的认知超越.儒家教化移人性情,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反思性认知批判.
文献关键词:
儒家教化;移人性情;现象学;移情向道;诗教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群红
作者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 南昌3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群红-."移人性情"与"移情"——现象学视域下的儒家教化观)[J].中国文学批评,2022(02):112-120
A类:
移人性情,移情向道
B类:
现象学,儒家教化,共通感,相通,主体精神,超越性,接受主体,知本,异己,构造作用,人格建构,道观,认知过程,儒家诗教,审美性,被给予性,直觉性,反思性
AB值:
0.254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