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侗族歌谣功能探微
文献摘要:
侗族歌谣艺术是侗民族的核心艺术之一.作为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侗族歌谣艺术的产生及发展同它们生存的环境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侗族歌谣承载了侗族人民的真、善、美认知,也担负着认识、确立、塑造侗族人民真、善、美的作用.歌谣是侗族人民认识世界的途径.侗族依靠歌谣的传承实现了民族经验与文化的传递以及对真理的认识.侗族歌谣艺术也是一种道德话语的载体,其内容是一种具备教化功能的道德性义务话语.侗族正是使用这种道德性义务话语确立了族群的生态伦理.侗族与歌共生共荣,因歌成人,以歌化人,这样一种诗意的、审美的、艺术的生存方式塑造了独属于侗族人民的生态审美观.
文献关键词:
生态美学;侗族歌谣;功能;真善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金松
作者机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金松-.生态美学视域下的侗族歌谣功能探微)[J].美与时代(下旬刊),2022(12):54-57
A类:
侗族歌谣,以歌化人
B类:
生态美学,美学视域,探微,喜闻乐见,艺术形式,割裂,认识世界,民族经验,道德话语,教化功能,道德性,族正,族群,生态伦理,共荣,诗意,生存方式,生态审美,审美观,真善美
AB值:
0.2468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