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身体成分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和骨骼肌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基于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的身体成分分析,探讨影响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和骨骼肌量的共同因素,为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肌少症的协同防治提供思路.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身体成分分析的171例绝经后女性,根据全身骨密度和相对骨骼肌肉指数(relative skeletal muscle index,RSMI)分为正常组(T值≥-1且RSMI>5.45 kg/m2)、肌少组(T值≥-1且RSMI≤5.45 kg/m2)、骨量异常组(T值<-1且RSMI>5.45 kg/m2)和肌少/骨量异常组(T值<-1且RSMI≤5.45 kg/m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一般资料和身体成分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身体成分与骨密度和RSMI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影响骨密度和RSMI的共同因素.结果 4组在体脂率(percent body fat,PBF)、脂肪量(fat mass,FM)、脂肪指数(fat mass index,FMI)、瘦组织(lean mass,LM)、瘦组织指数(lean mass index,LMI)、骨矿盐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Android/Gynoid区域脂肪比率和休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的整体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PBF、FM、FMI与骨密度和RSMI呈不同程度负相关,LM、LMI、BMC、RMR与骨密度和RSMI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高PBF、低LM和低BMC是骨密度和RSMI的共同危险因素.结论 绝经后女性骨密度与骨骼肌量变化密切相关,针对影响二者的共同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可能有利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肌少症的协同防治.
文献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身体成分;骨密度;骨质疏松;肌少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胜利;莫小毅;温振兴;张晓艳;陈柏龄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广东 广州510080;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5100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胜利;莫小毅;温振兴;张晓艳;陈柏龄-.身体成分对绝经后女性骨密度和骨骼肌量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2(07):953-958
A类:
Gynoid
B类:
身体成分,绝经后女性,骨密度,骨骼肌量,双能,密度仪,体成分分析,共同因素,绝经后骨质疏松,肌少症,协同防治,中山大学,relative,skeletal,muscle,RSMI,骨量异常,单因素方差分析,成分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探索,体脂率,percent,body,fat,PBF,脂肪量,mass,脂肪指数,FMI,lean,LMI,矿盐,盐含量,bone,mineral,content,BMC,Android,休止,代谢率,resting,metabolic,rate,RMR,整体比较,混杂因素
AB值:
0.2778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