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非编码RNA在骨质疏松症预测和防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因此OP患病前的有效预测和患病后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极为重要.研究发现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作为表观遗传调节剂与骨代谢关系密切,能够在基因层面调控OP的发生发展,可作为OP预测、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的新靶点.非编码RNA的功能及表达水平异常可导致骨形成和骨吸收平衡失调,引起OP.本文将重点介绍4种常见非编码RNA(circRNA、lncRNA、miRNA和siRNA)的作用机制以及对骨代谢过程中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旨在为OP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非编码RNA;骨质疏松症;骨代谢;骨形成;骨吸收;生物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明领;董辉;杨斌;王永祥
作者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044;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扬州 225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明领;董辉;杨斌;王永祥-.非编码RNA在骨质疏松症预测和防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2(06):886-892
A类:
B类:
非编码,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中老年人群,治疗措施,coding,ncRNAs,表观遗传,调节剂,骨代谢,生物标志物,新靶点,骨形成,骨吸收,平衡失调,circRNA,lncRNA,miRNA,siRNA,代谢过程,诊断和防治
AB值:
0.2869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