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人工岬角和海滩养护下泥沙输运与海床演变
文献摘要:
实施人工岬角和海滩养护的软硬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是探索解决海滩侵蚀问题的新举措之一.基于验证良好的水动力模型建立了泥沙输运和海床演变模型,对秦皇岛市新开河口至南山岸线海滩经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后的泥沙输运和海床演变规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大潮与常浪耦合作用下,研究区域周围海域流速整体上落急时刻大于涨急时刻,沙坝掩护水域的流速较弱,波浪在沙坝处增强并在沙坝后破碎并减弱;在沙坝处出现高悬沙浓度区域,悬沙浓度分布主要由底床切应力控制,部分受水动力影响.大潮与强浪耦合作用下,在沙坝处出现远大于常浪时的增强水流(波生流),方向与强浪向一致,波浪在沙坝处已破碎且沙坝对强浪的削减效率大于常浪;与常浪作用下不同,悬沙浓度场在强浪作用下沙坝处没有出现明显的高浓度区域.波流耦合作用下,人工岬角单独存在时护岸效果有限,工程实施后在人工岬角和人工沙坝的配合下,沙坝处侵蚀而沙坝后侧掩护区域淤积,沙坝起到了有效养护海滩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人工岬角;海滩养护;波流耦合;泥沙输运;海床演变
作者姓名:
韩雪健;匡翠萍;宫立新;李文斌
作者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上海 200092;河北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 河北秦皇岛 06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雪健;匡翠萍;宫立新;李文斌-.人工岬角和海滩养护下泥沙输运与海床演变)[J].海洋与湖沼,2022(04):917-932
A类:
人工岬角,海床演变
B类:
海滩养护,泥沙输运,索解,海滩侵蚀,新举措,水动力模型,秦皇岛市,新开河,河口,南山,岸线,整治修复,修复工程,工程实施,演变规律,大潮,耦合作用,海域,掩护,水域,波浪,高悬,悬沙浓度,浓度分布,切应力,应力控制,动力影响,远大于,波生流,削减效率,浓度场,下沙,波流耦合,护岸,人工沙坝,后侧,淤积
AB值:
0.2712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