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GOCI和FVCOM的黄河口切变锋特征与泥沙输运研究
文献摘要:
本文以黄河口切变锋为对象,基于静止轨道海洋水色成像仪(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GOCI)遥感数据和水沙观测数据,建立了高精度的渤海海表悬浮体浓度(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SC)反演公式,采用最大互相关(Maximum Cross Correlation,MCC)法和SSC梯度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识别了遥感观测的锋面时空特征;同时基于有限体积海岸海洋模型(Finite-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FVCOM)建立了适用于渤海的水动力模型,将FVCOM流场数据与海表SSC相结合,研究了黄河口切变锋对悬浮体通量的影响与河口泥沙输运路径.结果表明,切变锋从黄河口往东南方向移动,历时2~3 h,消失于10 m等深线附近,内涨外落(Inner-Flood-Outer-Ebb,IFOE)型切变锋的长度较內落外涨(Inner-Ebb-Outer-Flood,IEOF)型更长,IFOE型切变锋的平均长度约为22.4 km,最长能达到41 km以上,而IEOF型切变锋平均长度约为16.9 km;IFOE型切变锋消失的位置较IEOF型偏南.切变锋带由于具有低流速特征,能显著减小悬浮体通量,使大部分泥沙沉积在河口.切变锋处悬浮体通量不足其内侧的50%,超过50% 的悬浮泥沙被切变锋阻隔在锋面内侧.切变锋使悬浮体通量提前减小,在6m以浅海域即开始锐减.在潮流和锋面的影响下,非汛期黄河口泥沙主要往南或东南向莱州湾中部输运,再往东北输向莱州湾外,极少部分往西北和渤海中部输运.
文献关键词:
切变锋;静止轨道海洋水色成像仪(GOCI);泥沙输运;有限体积海岸海洋模型(FVCOM);黄河口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毛政;王楠;宋德海;鲍献文;仲毅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 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毛政;王楠;宋德海;鲍献文;仲毅-.基于GOCI和FVCOM的黄河口切变锋特征与泥沙输运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6):13-26
A类:
切变锋,Ebb,IFOE,IEOF
B类:
GOCI,FVCOM,黄河口,泥沙输运,于静,静止轨道,洋水,水色,成像仪,Geostationary,Ocean,Color,Imager,遥感数据,水沙,观测数据,渤海,海海,悬浮体浓度,Suspended,Sediment,Concentration,SSC,互相关,Maximum,Cross,Correlation,MCC,遥感观测,锋面,时空特征,有限体积海岸海洋模型,Finite,Volume,Community,Model,水动力模型,东南方,失于,等深线,Inner,Flood,Outer,平均长度,偏南,低流速,泥沙沉积,悬浮泥沙,沙被,阻隔,6m,浅海,海域,锐减,非汛期,南向,莱州湾,再往,极少,少部分,海中
AB值:
0.3091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