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血浆代谢组学和网络分析研究柴归颗粒的抗抑郁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本研究整合代谢组学和生物网络分析工具从生物代谢网络角度系统分析柴归颗粒的抗抑郁作用机制.建立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大鼠模型,采用基于LC-MS的血浆代谢组学发现柴归颗粒抗抑郁作用的关键代谢物和代谢途径.整合生物网络分析工具对柴归颗粒调节的关键代谢物进行网络分析,聚焦关键代谢通路,挖掘柴归颗粒抗抑郁作用的潜在靶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中20个代谢物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柴归颗粒能显著回调二十二碳三烯酸、3-羟基丁酸、4-羟基苯甲醛、鹅去氧胆酸、胆酸、L-谷氨酰胺、乙醇酸、亚油基肉碱、L-酪氨酸、N-乙酰缬氨酸、棕榈酰肉碱和花生四烯酸等12种代谢物.对柴归颗粒调控的关键代谢物进一步网络分析表明花生四烯酸代谢可能是柴归颗粒发挥抗抑郁作用的重要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上的 CYP2B6、CYP2E1、CYP2C9、CYP2C8、PLA2G6、PTGS2、ALOX15B、PTGS1、ALOX12和ALOX5等10个蛋白为柴归颗粒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潜在靶点.本文涉及的动物实验操作均遵循山西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的规定并通过动物实验伦理审查(批号:SXULL2020028).
文献关键词:
柴归颗粒;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抑郁;血浆代谢组学;生物网络分析;花生四烯酸代谢
作者姓名:
黄德华;王力文;宫文霞;田俊生;高晓霞;秦雪梅;杜冠华;周玉枝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山西太原030006;山西大学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06;地产中药功效物质研究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06;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德华;王力文;宫文霞;田俊生;高晓霞;秦雪梅;杜冠华;周玉枝-.基于血浆代谢组学和网络分析研究柴归颗粒的抗抑郁作用机制)[J].药学学报,2022(05):1420-1428
A类:
柴归颗粒,生物网络分析,PLA2G6,ALOX15B,SXULL2020028,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抑郁
B类:
血浆代谢组学,抗抑郁作用,生物代谢,代谢网络,chronic,unpredictable,mild,stress,CUMS,抑郁大鼠,大鼠模型,LC,关键代谢物,代谢途径,聚焦关键,关键代谢通路,潜在靶点,大鼠血浆,回调,二十二,基丁,丁酸,苯甲醛,鹅去氧胆酸,谷氨酰胺,乙醇酸,肉碱,酪氨酸,缬氨酸,棕榈,花生四烯酸代谢,CYP2B6,CYP2E1,CYP2C9,CYP2C8,PTGS2,PTGS1,ALOX12,ALOX5,实验操作,山西大学,动物伦理,伦理委员会,动物实验伦理,伦理审查,批号
AB值:
0.273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