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漫长的"中国周末"——从萧乾的三封信谈起
文献摘要:
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8月底,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作家、翻译家萧乾和中国作家协会外委会负责人、诗人、翻译家毕朔望应聂华苓、安格尔夫妇的邀请,由广州出境经香港赴美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简称IWP).这是IWP首次邀请中国大陆作家与会,其在9月中旬举办的"中国周末"主题讨论更是促成两岸作家自1949年来首次在第三地相聚,意义非常.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当事人和后人已经多有着墨.本文主要依据新发现的出访期间萧乾向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严文井汇报活动情况的三封信的摘要,以及虽已出版但很少被人留心的聂华苓和茅盾之间的通信,并结合其他材料,重新认识IWP和"中国周末"对中国文学走向开放的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陈铃
作者机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铃-.漫长的"中国周末"——从萧乾的三封信谈起)[J].新文学史料,2022(03):55-62
A类:
外委会,整件事
B类:
周末,萧乾,三封,封信,谈起,元旦,建交,月底,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社编辑,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朔望,聂华苓,安格尔,夫妇,出境,赴美,爱荷华,IWP,中国大陆,与会,中旬,主题讨论,两岸,相聚,来龙去脉,当事人,着墨,新发现,出访,时任,任人,社长,严文井,汇报,摘要,留心,茅盾,重新认识,中国文学
AB值:
0.4563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