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项目间多维测验作答时间数据分析:潜在特质速度间效应建模
文献摘要:
随着计算机测验使用的普及化,被试在心理与教育测验上的作答时间的获取也越发便利。为了充分利用项目作答时间信息,单维与多维的作答时间模型相继被提出。然而,在项目间多维作答时间数据中,潜在特质速度之间可能存在共同关系(比如层阶关系),此时现有的作答时间模型并不能适用。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高阶对数正态作答时间模型与双因子对数正态作答时间模型。在模拟研究中,高阶对数正态作答时间模型与双因子对数正态作答时间模型的各参数都能被准确估计。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三组测验项目的作答时间数据中,双因子对数正态作答时间模型表现出更为优秀的拟合效果,同时基于多个统计量说明了一般与局部潜在特质速度同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在项目间多维测验作答时间数据分析中,非常有必要考虑多维潜在特质速度之间的共同效应。
文献关键词:
作答时间;项目间多维;高阶对数正态作答时间模型;双因子对数正态作答时间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小军;罗照盛;严娟
作者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昌,3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小军;罗照盛;严娟-.项目间多维测验作答时间数据分析:潜在特质速度间效应建模)[J].心理科学,2022(05):1222-1229
A类:
项目间多维,高阶对数正态作答时间模型,双因子对数正态作答时间模型
B类:
普及化,教育测验,时间信息,共同关系,瑞文,拟合效果,统计量,共同效应
AB值:
0.08736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