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西南岩溶区植被碳循环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由于岩溶关键带是地球关键带系统中重要的部分,岩溶区的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项,岩溶区植被的地上部分通过植物生长固碳的同时其地下部分的碳储量也非常可观,地下生物量生长和凋落物分解也会提高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含量,因此岩溶区植被碳循环已成为当前岩溶碳汇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梳理了近四十年来岩溶植被固碳过程的研究文献,阐述了西南岩溶区植被特有的生理学特征,重点论述了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1)西南岩溶区植被生物量、生产力、碳储量评估;(2)西南岩溶区植被时空变化格局与碳源汇效应;(3)岩溶区植被碳利用特殊机制;(4)岩溶区植被碳循环模型预测与碳汇潜力.同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今后应在岩溶区植被碳循环的相关参数系统测定和机理过程研究,精细识别西南岩溶地区植被景观类型、量化固碳过程,以及对岩溶植被碳循环模型进行校正和修改等方面开展研究.该文可为深入理解岩溶区碳的时空演化规律、探索区域碳循环机理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岩溶区;植被;固碳;生物量;碳循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慧;宁静;马洋;周孟霞;曹建华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广西 桂林54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慧;宁静;马洋;周孟霞;曹建华-.西南岩溶区植被碳循环研究进展)[J].广西植物,2022(06):903-913
A类:
B类:
西南岩溶区,碳循环,岩溶关键带,地球关键带,陆地生态系统,地上部分,植物生长,固碳,碳储量,地下生物量,凋落物分解,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岩溶碳汇,近四十年,生理学,植被生物量,储量评估,植被时空变化,变化格局,碳源汇,源汇效应,碳利用,环模,碳汇潜力,数系,统测,过程研究,西南岩溶地区,景观类型,时空演化规律
AB值:
0.2844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