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社会失范理论视域下农民工子弟亚文化的内在逻辑——北京市Z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田野调查
文献摘要:
农民工子弟亚文化的内在逻辑可从社会失范理论的视角进行探讨."子弟们"的学校日常,表现为"反学习文化""小集团文化"和"积分交换文化".由于社会和学校为学生设定了"成绩优异"的目标,但并未在制度上为其提供实现目标的有效手段,"目标―手段"的结构性断裂导致了个体的紧张感、受挫感和认同危机."子弟们"通过遵从、应付、抵制、对抗等适应行为缓解压力,形成了独特的群体亚文化.但是,"子弟们"建构的"反压制"符号和意义体系,仅是问题象征性解决的"权宜之计",是没有主体意识支撑的"片面抵抗",大多表现为自我挫败型抵抗.在表征层面,该亚文化是学生的"混日子"与教师的"敷衍"之"共谋";在深层次的"制度―过程―行动"层面,是诸多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文献关键词:
社会失范理论;农民工子弟;内在逻辑;学生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雪莲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19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雪莲-.社会失范理论视域下农民工子弟亚文化的内在逻辑——北京市Z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田野调查)[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58-67
A类:
农民工子弟,学生亚文化
B类:
社会失范理论,理论视域,子弟学校,田野调查,学习文化,小集团,换文,绩优,未在,实现目标,紧张感,受挫,认同危机,遵从,应付,抵制,适应行为,解压,反压,压制,象征性,权宜之计,主体意识,挫败,混日子,敷衍,共谋,主客观因素
AB值:
0.3112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