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及网络药理学探究大血藤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成分及其潜在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本文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技术、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大血藤化学成分治疗脑梗死的潜在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对大血藤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析,鉴定得到大血藤中化学成分共20个,包括苯丙素类、蒽醌类、酚酸类和三萜类等.在化学成分分析基础上,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可视化的"化学成分-疾病靶标-生物通路"网络,筛选其治疗脑梗死的潜在核心靶点共71个,包括PIK3CA、SRC和STAT3等.KEGG通路富集结果表明,大血藤可通过调控HIF-1信号通路、sphingolipid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我们进一步对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大血藤化学成分3,4-二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紫罗兰酮苷、大黄素甲醚等与APP、PIK3CA、STAT3等靶点均具有良好的亲和性.本研究揭示了大血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调控发挥治疗脑梗死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未来深入阐释大血藤治疗脑梗死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有利线索及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大血藤;脑梗死;成分分析;网络药理学;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
作者姓名:
刘佳利;任维;杨思进;汤润;毛琳慎;税丕先
作者机构:
西南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泸州646000
引用格式:
[1]刘佳利;任维;杨思进;汤润;毛琳慎;税丕先-.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及网络药理学探究大血藤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成分及其潜在作用机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2(03):436-447
A类:
B类: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网络药理学,大血藤,脑梗死,有效成分,潜在作用,高分辨质谱,分子对接技术,技术探讨,分治,潜在药效物质,初步分析,苯丙素,蒽醌类,酚酸类,三萜类,化学成分分析,靶标,生物通路,核心靶点,PIK3CA,SRC,STAT3,通路富集,集结,HIF,sphingolipid,ErbB,多条,苯乙,糖苷,紫罗兰酮,大黄素甲醚,亲和性,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药效物质基础
AB值:
0.2388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