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实践本体论":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检视
文献摘要:
实践唯物主义与教科书理解模式作为历史的产物,在特定历史时期解读马克思主义问题上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证维度,也推动了中国理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化审思.受制于内部观点不一,对实践范畴的解读也是各说其词,导致实践唯物主义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尤其"实践本体论"将实践置于与物质相同的属性和地位,漠视自然的优先地位,将原本属于实践的中介属性和作用夸大为物质本体或实体,最终将实践唯物主义推至形而上学体系建构的边缘.历史唯物主义以承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物质世界为基础和前提,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和优先性,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至唯物主义历史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哲学革命.放弃历史性的思维逻辑和解释原则,把现实的人的实践退化为一个抽象的思辨的本体论的概念无疑是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实践本体论的宿命.
文献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自然优先;实践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沈江平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沈江平-."实践本体论":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检视)[J].天津社会科学,2022(03):33-43
A类:
B类:
实践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检视,实践唯物主义,教科书,解模,上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理论,理论工作者,民族化,审思,受制于,义内,铁板一块,漠视,夸大,终将,形而上学,体系建构,承认,运动发展,优先性,唯物主义自然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哲学革命,思维逻辑,现实的人,宿命,自然优先
AB值:
0.2949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