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晚期谢林与马克思对虚无主义的克服
文献摘要:
晚期谢林与马克思对思辨哲学的批判可以视为克服雅可比所提出的"虚无主义"问题的理论尝试.雅可比认为,强求一致的理性将客观对象主观化、虚无化了,其揭示的普遍必然的法则更使人丧失了意志自由.如何突破意识的界限、走向现实,同时让理性为人的自由行动提供可能,是晚期谢林与马克思的共同主题.虚无主义源于思辨哲学对现实实存的僭越或统治,晚期谢林"肯定哲学"或马克思"真正的实证科学"(即历史唯物主义),则承认经验中不可预思的、偶然的局势之存在,从而为自由行动或革命实践的可能性开辟了道路.但由于晚期谢林把现实理解为精神,把绝对精神理解为神,并要求克服"不可预思之在",因此最终并未突破意识的界限.马克思则把现实理解为经验可确证的社会存在,把社会存在理解为人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即实践的产物,从而真正克服了虚无主义.
文献关键词:
晚期谢林;马克思;虚无主义;现实;实践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波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波-.晚期谢林与马克思对虚无主义的克服)[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03):64-71
A类:
晚期谢林,不可预思之在
B类:
虚无主义,思辨哲学,雅可比,强求,主观化,意志自由,自由行动,于思,实实,实存,僭越,实证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承认,偶然,局势,革命实践,绝对精神,并要,确证,社会存在,对象性活动
AB值:
0.2526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