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消解"劳动-贫困"悖论的两种路径: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
文献摘要:
黑格尔和马克思都敏锐地把握到了近代社会存在的"劳动-贫困"悖论:黑格尔指出一方面劳动构成普遍交往中需要满足的"中介",另一方面由现代分工所主导的"劳动-交换"体系必然导致贫富差距问题;同样,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特别是财富创造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在近代社会劳动所带来的劳动者贫困现象.解读并消解"劳动-贫困"悖论的迥异的思考路径,呈现出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重大思想差异.黑格尔基于概念辩证法,将"劳动-贫困"悖论的根源归结于绝对精神尚未发展到国家阶段,因而指出只有绝对精神经由家庭、市民社会走向国家阶段进而完全实现伦理这一环节,上述悖论才得以化解.马克思基于具体劳动辩证法,并将之深入到对"人体"的解剖之中,指出"劳动-贫困"悖论的根源在于现代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只有透过生产关系的生产完成对纷繁复杂的资本主义社会历史结构的理解和透视,诉诸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才能找到化解悖论的现实道路,从而真正超越了黑格尔哲学.
文献关键词:
"劳动-贫困"悖论;理性国家;具体劳动辩证法;生产关系变革
作者姓名:
李成旺;黄金林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引用格式:
[1]李成旺;黄金林-.消解"劳动-贫困"悖论的两种路径: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超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05):25-31
A类:
具体劳动辩证法
B类:
悖论,敏锐地,近代社会,社会存在,劳动构成,普遍交往,需要满足,致贫,贫富差距,人类历史,社会劳动,劳动所,贫困现象,迥异,思考路径,出马,马克思哲学,黑格尔哲学,概念辩证法,绝对精神,市民社会,现代生产,内在矛盾,纷繁复杂,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历史,历史结构,诉诸,无产阶级,社会革命,解悖,理性国家,生产关系变革
AB值:
0.3255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