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两种患病金针菇培养料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分析
文献摘要:
通过微生物多样性测序技术分析两种患病(菌丝生长迟滞病及幼蕾腐烂病)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培养料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 表明:从菌丝到幼嫩子实体阶段,金针菇培养料中细菌群落多样性逐渐降低,优势菌属存在差异;与正常培养料比较,同时期患病金针菇培养料中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且优势菌群发生较大变化.优势菌属互作关联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病原细菌对培养料中的其他细菌存在抑制作用,菌丝生长迟滞病样品中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细菌抑制其他细菌生长;在幼蕾腐烂病样品中,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细菌主要抑制拟无枝酸菌属(Amycolatopsis)细菌生长,假单胞杆菌属细菌间接抑制白色杆菌属(Leucobacter)、原绿球菌属(Prochlorococcus)和伪假苍黄菌属(Pseudoclavibacter)细菌生长,节杆菌属和假单胞杆菌属细菌之间存在间接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金针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培养料中细菌群落结构以及金针菇病害发生与培养料细菌群落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基于微生物多样性监测的病害发生预警机制.
文献关键词:
金针菇;菌丝生长迟滞病;幼蕾腐烂病;培养料;细菌群落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青;徐瑞平;边银丙;肖扬
作者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0;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223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青;徐瑞平;边银丙;肖扬-.两种患病金针菇培养料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分析)[J].食用菌学报,2022(01):86-94
A类:
菌丝生长迟滞病,幼蕾腐烂病,子实体阶段,Leucobacter,Pseudoclavibacter
B类:
金针菇,培养料,细菌群落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Flammulina,filiformis,多样性变化,幼嫩,优势菌群,群发,关联网络,病原细菌,假单,Pseudomonas,细菌生长,节杆菌属,Arthrobacter,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Prochlorococcus,苍黄,发育阶段,细菌群落结构,病害发生,生物多样性监测,预警机制
AB值:
0.1801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