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意大利建国三杰"形象在近代中国的塑造及演变
文献摘要:
19世纪后期,"意大利建国三杰"通过传教士的工作进入中国知识界,中国的各个群体基于各自的立场和目的 对"三杰"的形象做出了不同的诠释.20世纪初,梁启超对《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的译著,使"三杰"的形象在晚清中国广泛流传开来,成为传播爱国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救亡图存的议题一直贯穿着整个民国时期,"三杰"的相关事迹也不断得到宣传,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记忆.然而,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语境下,"三杰"的形象不可避免地被工具化,以致三人的形象和他们原来的面貌之间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文献关键词:
意大利建国"三杰";梁启超;形象学;民族主义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鸿宇;秦方
作者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89;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08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鸿宇;秦方-."意大利建国三杰"形象在近代中国的塑造及演变)[J].清史研究,2022(01):112-124
A类:
B类:
意大利,国三,三杰,近代中国,传教士,知识界,梁启超,译著,晚清中国,流传开来,重要思想,思想资源,救亡图存,穿着,民国时期,事迹,中国知识分子,集体记忆,历史语境,地被,工具化,人的形象,形象学,民族主义
AB值:
0.3591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