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理论逻辑与深化路径——基于农民权益的分析视角
文献摘要:
让农民受益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基于农民权益变化视角审视宅基地制度70年变迁历程发现,自"两权分离"后宅基地制度表现出"房地分离、差别赋权、产权管制"的特征,即同一时期宅基地与农房的限定性赋权并不同步,国家逐渐加强对宅基地及农房的产权与权能管制,农民宅基地权益在产权管制中受到损害.乡村振兴背景下,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本趋向是放松产权管制与还权赋能,改革的逻辑思路是以维护国家公益(保障居住功能)为基点,以发展农民私益(显化财产功能)为驱动力,以"三权分置"产权结构重塑为总统领,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本质上是宅基地权利体系的重构过程,即通过三权的重新设置发挥其独特功能和整体效能.在实践路径方面,强化集体所有权重点在于明晰权利主体,赋予完整权能;保障农户资格权首先要厘清权利性质,明确入法路径;适度放活使用权,亟需进一步放宽使用权流转范围与用途功能,实现有偿使用.
文献关键词:
宅基地制度;农民权益;三权分置;公益与私益;市场化流转
作者姓名:
乔陆印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太原,03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乔陆印-.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理论逻辑与深化路径——基于农民权益的分析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22(03):97-108
A类:
产权管制
B类: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路径,农民权益,分析视角,落脚点,变迁历程,两权分离,房地分离,同一时,农房,限定性,不同步,权能,民宅,宅基地权益,放松,还权赋能,逻辑思路,居住功能,基点,显化,财产功能,三权分置,产权结构,结构重塑,总统,独特功能,整体效能,集体所有权,权利主体,完整权,农户资格权,清权,权利性质,入法路径,放活,放宽,使用权流转,有偿使用,公益与私益,市场化流转
AB值:
0.3311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