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术中超声引导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手术的疗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引导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切除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位于端脑或小脑深部的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资料,按术中是否使用超声引导分为超声组(26例)和对照组(19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以及超声影像;对比两组患者病变的直径、深度、显微镜下操作时间、住院天数;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以及术后3个月的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情况.结果: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和周边组织结构具有典型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基于两组分别在病变直径、深度以及术前KPS评分等大致相同的临床背景下(P>0.05),对比发现超声组在显微镜下操作时间[(41.69±8.04)min]、术后住院天数[(6.92±1.57)d]以及术后1周的KPS评分[(65.38±7.60)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50.74±8.52)min、(8.68±2.89)d、(58.42±10.68)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在术后3个月的KPS评分方面,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88.46±8.34)分vs.(87.36±12.84)分,P>0.05].结论:术中超声清晰显示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特点可以用于协助手术径路的规划与实施,并且通过术中动态实时地引导术者快速、精准地抵达病灶,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周期,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文献关键词:
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术中超声;神经导航
作者姓名:
骆慧;刘宁;尤永平;王彬彬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南京 210029
引用格式:
[1]骆慧;刘宁;尤永平;王彬彬-.术中超声引导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手术的疗效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5):696-701
A类:
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
B类:
术中超声,超声引导,疗效分析,技术要点,小脑,显微镜下,下操,操作时间,住院天数,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performance,status,KPS,周边组织,超声影像学特征,变直径,大致相同,统计学差异,助手,手术径路,规划与实施,术者,抵达,短手,手术时间,高手,手术疗效,快速康复,神经导航
AB值:
0.2201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