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百余年来中国民族史编法讨论——从罗香林对王桐龄《中国民族史》的评议说起
文献摘要:
贯通式的"中国民族史"的编著,孕育于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西之学交相激荡的时代,自清末发轫,迄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王桐龄著《中国民族史》(1928年)系中国较早冠名"中国民族史"并系统叙述"中国民族史"的通史体、综论性著述.该书出版后,罗香林对其进行了学术评议,提出从"纵的叙述"和"横的叙述"两个面向推进中国民族史研究.梳理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学术史可以发现,罗香林有关中国民族史"编法"的建议与后来一些学者对中国民族史的认知和书写不谋而合.以王著《中国民族史》修订版(1934年)为例,该书尽可能在既有研究框架范围内重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表明王桐龄一直在探索适宜的中国民族史"编法",加强了中国民族史"横的叙述";吕思勉、宋文炳、林惠祥等著《中国民族史》,则将诸民族史"各为专传",推进了对各民族历史的"纵的叙述".时至今日,为阐明"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罗香林提出的"两种面向、三个问题",尤其是有关加强"横的叙述"之建议,对于新时代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开展仍具重要启发意义.
文献关键词:
中国民族史;编法;"纵的叙述";"横的叙述";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建勇
作者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建勇-.百余年来中国民族史编法讨论——从罗香林对王桐龄《中国民族史》的评议说起)[J].民族研究,2022(01):133-142
A类:
王桐龄,林惠祥
B类:
百余年,编法,香林,说起,贯通式,编著,近代中国,民族国家,国家构建,交相,相激,激荡,清末,发轫,迄今已有,上百年,百年历史,冠名,通史,史体,综论,著述,该书,学术评议,中国民族史研究,学术史,不谋而合,修订版,研究框架,历史脉络,明王,吕思勉,宋文,民族历史,时至今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多元一体,历史观
AB值:
0.2397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