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方法的新时代民族学话语
文献摘要: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核心话语之一,对于新时代中国民族学研究具有特定的方法论意义.百年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本质上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地位的民族共生实践.以中国语境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为参照,西方社会的"同化论""多元论""整合论"不仅具有"二元对立论"的思维缺陷,而且还存在着"自我中心主义"的伦理困境.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仅为我们深刻认识民族关系的多层次逻辑提供了新的认识和视角,而且还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清晰的理论路径.作为方法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求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科学路径;为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提供科学的学理支持;深入挖掘各民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共生智慧及其社会运作逻辑,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新时代中国民族学作为一门为人民谋福祉的学科本质.
文献关键词: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时代;民族学话语;方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年兴;任远
作者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法学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武汉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6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年兴;任远-.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方法的新时代民族学话语)[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1):44-50
A类:
新时代民族学,民族学话语
B类: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方法,民族工作,核心话语,中国民族学,方法论意义,百年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心地位,民族共生,中国语境,历史内涵,西方社会,多元论,二元对立,立论,自我中心主义,伦理困境,深刻认识,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路径,社会结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科学路径,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各民族,运作逻辑,谋福祉,学科本质
AB值:
0.2639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