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武夷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碳氮特征
文献摘要:
为探明武夷山不同海拔不同类型森林的土壤碳氮特征,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海拔800~1200 m)和针阔混交林(海拔1300~1700 m)为研究对象,在每隔100 m的海拔梯度取样分析两种类型森林土壤的碳氮含量.结果表明,0~10 cm土层(上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以及微生物熵均与海拔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针阔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以及微生物熵均显著高于常绿阔叶林(P<0.05);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微生物生物量碳以及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等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10~20 cm土层(下层),土壤碳氮含量与海拔之间也呈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关系数小于0~10 cm土层;针阔混交林的碳氮含量均高于常绿阔叶林,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小于0~10 cm土层的差异.综上,就0~10 cm和10~20 cm土层而言,武夷山针阔混交林土壤碳氮含量总体高于常绿阔叶林,高海拔森林更有利于土壤碳氮积累,但是如果森林处于垂直分布的上限,则其土壤碳氮含量存在下降的趋势.
文献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氮;微生物生物量;植被类型;海拔
作者姓名:
钱琦;钱壮壮;葛晓敏;秦波;丁晖;唐罗忠
作者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210037;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江苏 南京210037;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210042;国家环境保护武夷山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江苏 南京21004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钱琦;钱壮壮;葛晓敏;秦波;丁晖;唐罗忠-.武夷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碳氮特征)[J].森林与环境学报,2022(03):225-234
A类:
B类:
武夷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明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每隔,海拔梯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熵,相互之间,土壤碳氮含量,高海拔,碳氮积累,垂直分布,植被类型
AB值:
0.1352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